产区:圣艾米隆(Saint-Emilion)
等级:圣艾米隆特级B等(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B)
面积:约32公顷
葡萄品种:60%梅鹿辄(Merlot)
30%品丽珠(Cabernet Franc)
10%赤霞珠(Cabernet Sauvignon)
产量:6500箱
副牌:Ch?teau Tour Simard
(帕菲庄 Chateau Pavie 酒标)
酒庄简介:
柏菲庄可以算是圣艾米隆地区古老的葡萄庄园了,有多古老呢?早在公元4世纪,柏菲庄就率先在圣艾米隆地区开始种植葡萄,算算到现在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。不过,直到19世纪柏菲庄才开始逐渐地发展起来。之后,柏菲庄经历了数人的收购、转让、分割、兼并……到1885年,一位来自波尔多的红酒商人Ferdinand Bouffard买下了分散于其他人手上的柏菲庄,连同柏菲庄附近的一些小葡萄园,将整个葡萄园面积扩展到了50公顷,并且正式命名为“柏菲”(Pavie)。这其中还包括了另一个独立管理的葡萄园,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Pavie-Decesse。而Ferdinand Bouffard也是真正将柏菲庄带入圣艾米隆地区名庄行列的人。
到了一次世界大战之后,柏菲庄由Albert Porte购得,并能维持稳定水准。1943年柏菲庄再次易主。这一次,它的主人是Alexandre Valette,一个巴黎的酒商,他为柏菲庄设计了一个60年的再植计划。从此以后,柏菲庄开始迅速发展起来,酒的质量也开始逐步提高,1954年,柏菲在圣艾米隆地区葡萄酒官方评酒会上获得了“一级名庄”的荣誉。这之后,柏菲庄一直由Valette家族的成员管理,直到1998年。
(帕菲庄 Chateau Pavie 城堡)
可以说,1998年是柏菲庄的一个新的开始,新老板Gérard Perse本来经营法国(France)超市,出于对红酒的挚爱,他一口气买下了波尔多的五个名庄,并开始着手对柏菲进行了一系列全新的改革复建。他看到了柏菲庄具大的发展潜力,于是对原有的种植计划、酿酒方法、存放地窖等等一系列环节进行了全新的改建。这样的改建工程浩大甚至是不计成本的,许多人对于老板的这种疯狂的举动暗生怀疑甚至嘲讽,但是Gérard Perse仍坚持己见,他希望可以酿造出一种具有法国(France)酒的优雅、又有新世界酒的浓郁的艺术品。
,柏菲酒的成功让人们对柏菲庄再次刮目相看,而Gérard Perse也成为柏菲庄发展历史上能与Ferdinand Bouffard齐名的人――两者已相隔了一个多世纪。